沈阳市大东区时代文仓城市书房:室内森林与历史文化的交融
读者参观沈阳市大东区时代文仓城书店(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翟晓珊 摄
书房外的中央广场,有一段老铁路线,停着一辆充满历史感的蒸汽机车,架起相机拍几张照片,复古又有文艺。
马路对面,就能看到一幅高大的壁画。这幅壁画绘制在二级历史保护建筑沈阳东贸库的山墙上。30多幅画中,除了城市名片、历史遗产,还有人们日常生活的故事。
“文化街区将工业风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保护了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文脉,成为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打卡地。”沈阳市大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童延辉说。
前不久,沈阳时代文仓城市公园等4家单位入选辽宁省文化旅游厅公布的第三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目前,辽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总数已达15个。这些单位或以创意先行,或以历史为媒介,将文化符号嵌入旅游载体,让游客和居民共享“旅”与“居”新时尚。
鞍山市东滨特色休闲文化街区始建于1919年,是共和国钢铁摇篮的重要见证。
它依山而建,形似扇面,浓密的绿荫中散落着风格各异的别墅群,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迎宾馆早期是鞍山钢铁集团的主要接待场所,曾接待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英雄赞歌》作词人龚木等艺术家。
游客在鞍山市铁东滨特色休闲文化区拍照打卡(资料图)。新华社发(鞍山市铁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老街区焕然一新,百年老建筑犹如露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体验活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散落各处的西餐厅、咖啡厅、甜品店个性鲜明;水果摊、私房菜馆充满生活气息。
“百年老街历经风雨,每一个角落都值得细细品味。”来自石家庄的游客赵旭特意来此打卡。
东滨特色休闲文化街区既“古朴”又“潮流”,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绿色街区风光,还可以边喝咖啡边感受当地人悠闲静谧的生活,特别适合年轻人慢节奏的出行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文化街区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之一,从北京的南锣鼓巷,到扬州的东关街、重庆的龙门浩,再到福州的三坊七巷,各个街区都人头攒动,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在这些文化较为成熟的街区,游客可以“一站式”品尝地道美食、欣赏古老建筑、购买当地特产、参与传统活动,体验当地的风俗文化。
政府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也是文化街区受到游客欢迎的重要原因。
这是4月22日无人机拍摄的扬州东关街。新华社记者李波摄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郑群明认为,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回答“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问题,将街区积淀的优秀地方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融入街区建设,通过数字场景、灯光表演、沉浸式氛围等形式让文化街区“活起来”。
近日,长达1.5公里的海景路——大连港东五街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吸引上万游客拍照打卡。从街道南端高处望去,道路直达大海,蔚蓝的天空、洁净的街道,以及远处海边驶过的客船,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
其实,这条浪漫街道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规划修建的危险品码头,后经大连市政府搬迁改造,形成了集金融、会议、商务、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东港商务区,市民也拥有了亲海的公共空间。
“我就住在附近,这条路的路口直通大海,浪漫又神秘,两边的建筑就像画框一样,画面中央,一艘客轮在海面上缓缓驶过,很是治愈。”大连市民董文强说。
为满足市民和游客在港东五街打卡的出行需求,大连公交集团还专门开辟了东港观光巴士临时旅游线路,并在“打卡”地点设立游客服务中心。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何明认为,虽然游客到景区打卡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如今的游客开始更加注重景点与自身的联系,希望通过旅行找到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方式,获得放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