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青写电竞:高校赛事的潜在限制
2016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又一年走到了尾声,人们总是习惯在这个时间结点开始总结和展望。回头看看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自己完成了什么事情,获得了什么样的收获,再向前看,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
在思虑一年的工作时,我想到了这一年到过的赛事现场。虽然绝对算不上多,但是每次都能带来不同的感触。我自诩女文青,言语下透着一股子多愁善感。看到了职业选手赢得比赛不喜形于色的大将风度,也曾看着自己钟情的选手被拉下神坛落寞从面前走过,但最让我为之动情的却还是看似边缘化、却又相当落地的高校赛事。
《电子竞技》杂志10月Pro刊对高校电竞的状态做了一个整体的还原分析,这次的专栏算是旧事重提,却也有一些新的感悟。
受到限制的赛场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高校赛事是需要为高校学生提供电子竞技的职业通路的。但实则不尽然:几乎极少有高校赛事能够将优秀选手推介到职业战队中。“职业战队几乎不会考虑一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吧。” 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对我说。年龄是高校赛事对选手及其未来发展的限制,但“高校”这个稳定且庞大的市场,还有其他潜在的限制。
除年龄外,高校赛事选手水平自然不能同职业玩家相比,因此观众群体就非常受限。相比于一些职业赛事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观赛人数,可能一场直播的高校赛事,真正乐于关注它的人只有两个学校的电竞爱好者,和可能会同这两个学校打比赛的、需要了解比赛套路的其他高校对手。全无“星”味的比赛,路人可能只是看看热闹,是否在线上坚持看完只取决于比赛的精彩程度。
流量上的限制,再加主要受众群体也就是高校学生的消费能力限制,势必会为赛事所能获得的赞助打上一个问号,更别提版权售卖了。一些期待盈利的三方高校赛事,很难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然线上的关注度有限,那么线下就成为了一个尤为重要的赛事内容输出端口。比赛现场是否热烈有序,对选手和观众的照顾是否周到,场地是否经过精心选择,赛程是否经过仔细斟酌安排,这其中的每一环都可能决定着赛事的成败。
某三方赛事以嘉年华的名义,将自己的赛事办成了ACG+演艺明星串场的综合体,但现场情况却是相当凌乱。在一个室内的广场,电竞比赛、Cos秀、明星演唱、VR体验同处在一个屋檐下,就连明星演唱间隙也说“对面的炉石比赛太吸引注意力了”,很难讲他是不是受到了影响。在这种环境下,观众体验也很难得到保障。
还有一个限制是任何高校赛事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便是能否获得校方的支持。虽然电子竞技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但非业内人士仍然只能接受到非常有限的信息。而基于校方希望学生以学习为主的心态和对电子竞技并不了解的现状,获得校方支持并不容易。学生的参赛热情只是一方面,真正能做到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能只有少数具有政府背景的赛事和部分厂商赛事能够做到。
初心到底是什么
电子竞技总能听到“不忘初心”这句话,多数都在说选手。我认为这句话对赛事主办方同样适用。
不止听过一个主办方向我提过,举办高校赛事的初衷是真的去为了学生着想,希望为高校的学子提供一个圆梦的舞台。而如此多的高校赛事,能够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比赛办得更加落地呢,又有几家呢?
某七月份打总决赛的第三方高校赛事,部分项目的奖金一直没有发放到位,逐层询问,主办方称相关负责人离职,工作交接没有办妥,便没了下文。而部分收到了奖金的选手,主办方至今没有为他们报销参赛的往返路费,部分媒体也遭到了如此待遇。
对于有收入的人来讲,几百块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追梦的学生,路费可能来自他们自己的生活费。该赛事的某位冠军选手指出他的路费超过1000元:“我自己得了冠军,奖金比较多,情况还好些。我的几个朋友没有晋级到后面赛事,路费却搭进了500多。”尽管三方赛事盈利困难的客观原因存在,但这并不是拖欠奖金与路费的理由。这样的赛事伤害到了选手参赛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多年打下的赛事品牌。
而某官方高校赛事,举办了很多届,时至今日还仍然在不断收集比赛场地信息,斟酌选址。而在我亲临现场的赛场上,我看到的是用心的主办方为学生带去的舒适的体验和丰厚的奖品。没有选手因为比赛并不高额的奖金而对其产生质疑,因为主办方真心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解决了学校、路程等后顾之忧。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结语
不少小伙伴听闻我又写高校赛事,对我的专栏选题表示了“异议”。而我只是信笔随思,写点想说的话。而赛事主办方如果能看到这篇文章,也不妨借此机会反思下自己:
这是属于高校学生的追梦净土。如果你没有选好自己的初心,踏实脚下的路,那么请不要踏入这片红海。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