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青岛:舞厅堪比上海百乐门 有弹簧地板
爵士音乐本是美国黑人间流行的民间音乐,19世纪末,被音乐家加以整理后在城市进行演出,它的乐器主要有小提琴、中提琴、双簧管、萨克斯、吉他和打击乐器。它的乐曲主要为半分切,有强烈的节奏感。这时,交际舞(交谊舞)刚刚开始流行,由于它的节奏很适合进行这一舞蹈,所以跟着流行起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说交响乐属于阳春白雪,那么爵士乐则是大众音乐。一支交响乐团一般要三四十人组成,而爵士乐团少则六七人,多则十余人。欣赏交响乐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要穿着礼服心平气和地倾听;而爵士乐则是大众的、民间的。
20世纪初,爵士乐传入中国,一开始人们把jazz翻译成爵士,而爵士是一种爵位名,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种贵族音乐。在当时,中国的一些专业音乐团也有爵士乐演出,但更多的是在舞厅里出现,主要为华尔兹(三步舞)、福克斯(四步舞蹈)、探戈、伦巴这四种舞蹈作伴奏,青岛也是如此。
朱自清曾说青岛不仅白天美,夜间也很美,她的夜晚有很多舞厅。当时很多人甚至专门来青岛跳舞,那时最出名的舞厅是冠县路的却尔斯登舞厅,这里有弹簧地板。有人认为这里可以和上海百乐门媲美。到了30年代时,上海青年来青岛,中午在汇泉海水浴场游泳,傍晚在青岛咖啡饭店吃西餐,晚上到却尔斯登跳舞,这就是朱自清的青岛——不仅白天很美,夜间也很美。
那时青岛主要的舞厅有却尔斯登(原冠县路23号)、巴拉斯(原冠县路61号)、吉普桃浦(原冠县路36号)、明星(原沧口路61号)、芬大即亚(原冠县路66号)、月宫(原沧口路新2号)、黑猫(原冠县路中市)、普林司(原临清路29号)、マゥントフジ(原清平路2路)、キンタ舞厅(原聊城路116号)、半夜舞厅(原太平角思路5号)、联合大饭店(原汇泉路2号)、大青岛饭店(原冠县路51号)、第一大饭店(原广西路54号)。
以上这些都是专业舞厅,有职业舞女。因为交谊舞跳起来,是男士搂着女士的腰,所以这些舞女被叫做“货腰女郎”。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到舞厅跳舞,不是给舞女现金,都是现换成舞票。高档的舞厅1块钱可以买3张,低档的是1块钱5张。客人每跳完一支舞就给舞女一张,有些客人为了追捧某舞女,会一次给她二三张舞票或更多,如果请舞女陪坐喝酒也要按跳舞的时间标准收费。这些舞厅中,舞女人数最多的是第一大饭店,有舞女39名。人数比较少的是联合大饭店,有舞女19人。
除了有职业舞女的专业舞厅以外,还有一些没有舞女的舞厅和可供跳舞的饭店,这其中著名的有曲阜路上的花园饭店、湖南路上的上海饭店、中山路上的金城饭店、汇泉路上的青岛咖啡饭店等,这些饭店既可以用餐,中央的场地也可以跳舞,只是没有职业舞女,跳舞者可以自带舞伴或现场临时约请舞伴。无论男女,都可以向心仪的人走过去,鞠躬邀请,如果对方同意就会起身回应,一起步入舞池。这些带有舞池的饭店,最出名的要数青岛咖啡饭店,著名作家柯灵曾写过一篇《咖啡与海》,其中写道“感谢朋友的热情,让我也做了一回青岛咖啡的座上贵宾……白衣侍者含笑相迎,跑过甬道,来到大厅。辉煌的壁画,灿烂的明灯,跳舞场在正中。厅外是濒海的露台,玉砌雕阑,大理石的圆柱,精巧的座位,骄矜的微笑,指甲涂着蔻丹的纤手,高脚杯里是殷红的葡萄美酒。 ”
另外,像青岛俱乐部、德国俱乐部等俱乐部中也经常组织舞蹈活动,还有上层家庭也经常在家开party,因而需要大量的爵士乐队,所以从上世纪20年代末期,青岛就出现了很多爵士乐团,成员以俄国人和菲律宾人居多。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一些俄国中上层人士来到青岛,他们中的有些人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好在受家庭影响,受过一定的声乐训练,于是便加入乐团或组织乐队谋生。而菲律宾曾是美国的殖民地,他们接触爵士乐很早,当时的青岛人管这些外国乐手叫“洋琴鬼”,汇泉青岛咖啡饭店里是俄国爵士乐队,而却尔斯登舞厅则是菲律宾乐队,花园饭店虽然是俄国人经营,却有一支中国人的爵士乐队。相比之下,在青岛30多支爵士乐团中,中国人寥寥无几,只是在一些单位、学校举行舞会时,有一些业余的中国爵士乐队作为伴奏出现。
青岛解放以后,交际舞仍然流行了一段时间,只是改名为交谊舞并且也没有职业舞女了。像花园饭店改为了“青岛市商业职工俱乐部”,进门买门票,然后自带舞伴或者现场临时邀请跳舞,和以前区别不大。青岛还有许多咖啡店,如新星咖啡饭店(原易州路88号)、丽华饭店(原大沽路6号)、法兰斯可(原冠县路67号)、荣光咖啡饭店(原吴淞路22号)、国际咖啡饭店(原湛山三路2号)、三那祥(原中山路8号)、巴拿马咖啡饭店(原冠县路98号)、吉姆斯咖啡酒店(冠县路85号)、富丰咖啡饭店(原益都路7号)、青岛小姐(原位于吴淞路)。在30年代的青岛,咖啡店比茶馆多,咖啡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求静,一种是求闹,求闹的这种里有乐队演奏。乐队又分多和少,少的如中山路咖啡饭店,里边只有一位职业钢琴手。而像巴拿马咖啡饭店,则有一个5人的室内乐队,还有的店内是弦乐四重奏乐队,但整体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没有爵士乐团。
叶儿莫尔爵士乐队是青岛的第一家爵士乐队,它使青岛人认识了爵士乐,也接受了爵士乐,虽然乐队以在青岛工作生活的西方人士为主要受众,但中国的白领阶层也逐渐喜欢上了爵士乐。
叶儿莫尔爵士乐队最初是在上海组建的,乐团的创建人名叫叶儿莫尔耶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他来到中国,辗转到了上海,1923年两艘俄国船载着俄国士官武备学堂师生抵达上海,被批准在上海生活,其中不乏音乐人才,叶儿莫尔耶夫从中挑选了乐手与在沪另外乐手组成了叶儿莫尔爵士乐团。
叶儿莫尔乐团在上海渐渐成名,被称为远东最优秀的爵士乐团,每年都会安排去俄罗斯侨民比较多的武汉、青岛、东北等地演出,大受欢迎。在青岛的俄罗斯侨民总体来说层次比较高,消费能力也强,他们每次来青岛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和挽留,因此乐队最后决定留在了青岛。
这支乐团,经常演出的曲目有狐步舞曲《我对你如此深情》、华尔兹舞曲《走开,萨宁》等,乐团在青岛掀起了爵士乐风,有些中学生也喜欢上了爵士乐。叶儿莫尔耶夫多才多艺,他还擅长作曲,创作了《在玫瑰色的海面上》、《相聚又别离》等乐曲,由歌唱家韦尔京斯基演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为他们录制了唱片,著名作家柯灵的散文《咖啡与海》中写的便是这支乐队。
上个世纪30年代,青岛还有著名的龙德斯特列穆(亦译作伦德斯特列姆、伦德斯特列穆)乐队。奥列格·龙德斯特列穆1916年生于赤塔,1921年随在中东铁路工作的父亲来到中国。龙德斯特列穆极有音乐天赋,他自幼喜爱音乐,小提琴拉得特别棒,也能熟练地演奏多种乐器。 1934年龙德斯特列穆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爵士乐团,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初建的龙德斯特列穆乐团只有9人,后发展到了15人,在爵士乐团中已经成为了一支大型乐团,主要学习美国的音乐,是美式风格。乐队共15人,由钢琴手、次中音萨克斯管、低音提琴、长号、第一小号、第二小号、第一中音萨克斯管、第二中音萨克斯管、爵士鼓手等组成。
1935年龙德斯特列穆的乐队在哈尔滨已经非常有名了,因为他的名字的发音“伦”和“龙”很相近,所以,在当时的哈尔滨,很多中国人称呼他“龙先生”,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呼。除了正常演出还在电台进行表演。 1936年他的乐队来到了当时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扬子”旅馆进行演出。很快,他们的乐队就取得了成功,进入当时著名的玛热斯吉克舞厅进行表演,知名度超过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叶儿莫尔爵士乐队。此时龙德斯特列穆既是乐队的指挥又是经理,当时的报纸称他为“远东爵士乐之王”。
龙德斯特列穆成名以后,亲自上台演奏的时候相对少了很多,平时主要指挥演奏,有时也会在台上演出时弹奏钢琴。该乐队1937年开始在青岛演出。1938年日本占领了青岛,沦陷后一批欧美人士仍客居青岛,他们热捧这支乐队,演出曲目有《玫瑰、玫瑰》《夏天最后的夕阳》《哈喽!上海》等。每逢演奏《哈喽!上海》的时候,观众会一起随着节拍拍掌。
后来这支乐队渐渐扩大,不仅仅演奏爵士乐。龙德斯特列穆同叶儿莫尔耶夫一样,也自己作曲。 “二战”结束后,龙德斯特列穆于1947年回到了苏联,组建了当时的国家爵士乐团,以其精湛的演出获得当时各个阶层音乐爱好者的欢迎,亦被苏联政府授予“人民演员”的称号。其乐队更名为以“奥列格·龙德斯特列穆”命名的国立爵士乐团。
2001年,奥列格·龙德斯特列穆回到了中国,在上海参加以他的生活为蓝本的电影的拍摄。期间接受采访,他说“30——40年代的老上海人还能记得我,我是老上海……我爱中国,我爱中国人! ”
当时居住于汇泉路14号的俄国人法法洛夫创办了一个乐队,名叫“亚洲之光乐团”,人数不多,以轻音乐、爵士乐为主。
2009年法法洛夫的孙女法法洛娃与时任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领事夫人沙龙诺娃等一行来青岛寻找其祖父及其他俄罗斯侨民在青岛的生活痕迹,笔者陪她们一起去看了很多当年俄罗斯侨民生活过的旧址。
法法洛娃告诉笔者,据她的祖母讲,十月革命后他们家人从当时的苏联逃到了中国东北,刚到中国时他们非常害怕,因为过去沙俄抢了中国大片的土地,对中国人也不友好,他们担心中国人报复他们。实际上,善良的中国人民接纳了他们,与他们和睦相处。他们家人在东北稍作停留就开始往中国内地迁移,后来在青岛安家落户。祖父逃出来时带的钱财在青岛安置好家后也所剩不多,原来生活优裕的他们面临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幸好祖父喜好音乐,几件心爱的乐器倒是一直未曾丢弃,而且祖父的音乐修为也不低。于是联系了几个情况相同的俄罗斯同乡,组了一支乐队,起了个名字叫“亚洲之光乐团”,排练了一些当时的经典曲目、流行曲目、还有一些俄罗斯曲目,去舞厅、餐厅演奏,也应邀去一些大富大贵的中外人家演出,收入颇丰,生活倒也很安逸。
抗日战争开始,日本入侵青岛后,很多外国人被抓、被驱逐,身为“白俄”,他们家虽然没有遭此厄运,但是生活也很困难,祖父反感日本人,不愿去给日本人演奏,乐队经营不下去就解散了,祖父到处找活,后来在码头寻了一份巡更的工作,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作为巡更的祖父在工作时被打伤,据说是因为碍了某些人的“眼”,后来医治无效去世了。
50年代大量外侨离开中国时,祖母带着她的父亲等家人迁到了美国,定居下来。祖母常给她看在青岛拍的照片、讲当年和祖父在青岛的生活,遗憾的是未能再次回到青岛看看。
在青岛的俄国人乐队中还有一支5人的小乐队,名为布鲁斯·金乐队。他们也是演奏爵士乐,但水平一般。布鲁斯·金在中山路上开了一家琴行,经营乐器和乐谱、音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