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咖啡馆,不只是咖啡馆
浦东洋泾有一家咖啡馆。没有临街的门面,没有诱人的店招,只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一隅,飘出沁人心脾的咖啡香味。店里没有年轻的店员,只有一位头发灰白的奶奶,在店长的指导下正为客人制作咖啡。按键、倒咖啡……每做完一个动作,老奶奶都要回头看一下店长,店长做出“对”的表示,然后告诉她下一步做什么动作。客人专心地看着他们制作咖啡,没有不耐烦,只有一脸的感动。这不是家普通的咖啡馆,它叫“记忆咖啡馆”。
· 记忆咖啡馆的起源 ·
2015年,尽美长者服务中心入选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一日捐”社区微公益资助计划,开启了洋泾街道的“失智友好社区”建设。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老人和家庭,2019年,洋泾街道经过前期调研和策划,建成了700平方米的社区认知症示范支持中心。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场地被分为三大区域,包括提供喘息式服务的认知障碍日间照护中心,提供高风险预防训练和非药物干预训练的记忆康复中心,以及具备社会交往实体训练功能的“洋泾记忆咖啡馆”。
▲老人们正在进行记忆康复训练
2020年12月28日,洋泾社区记忆咖啡馆试营业。一些有认知障碍倾向的老人来到这里,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学习做咖啡,学习做服务员,也学习打开自己的世界与人交流。
▲认知障碍倾向的老人在学习如何制作咖啡
走进记忆咖啡馆,那位灰头发奶奶微笑着向我们迎来,大家亲切地管她叫林姐。林姐年轻时是军医,每当做完咖啡给客人端上,她会很有礼貌地坐下,跟每位客人讲她的从军生涯,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春飞扬的岁月。
▲记忆咖啡馆的志愿者们
安静、温馨的记忆咖啡馆,最多的是留言板,有着太多太多的即时贴,有志愿者的,有消费者的。每一份留言,都留下人们最深的祝愿,愿认知障碍患者能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 一群人的事业·
早在2015年,为了普及认知障碍知识,更好地帮助社区认知障碍患者家庭,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携手万欣和(上海)发起了“传家宝——关爱中国阿尔兹海默病”专项基金,所资助的第一个项目“传家宝生命记忆——长者关爱项目”,以参与式影像记录和口述的方式,为洋泾街道和周边社区的长者家庭采集家庭的年代记忆和人生故事。
“传家宝——生命故事书”计划是专项基金针对4—12岁的青少年开发的认知症关爱行动项目,指导孩子们回家为长辈制作一本简单易学的卡通“生命回忆录”,促进祖孙沟通的同时,更可以通过书中穿插的筛查小游戏,及时预警老人的记忆健康程度。
此后,万欣和(上海)成为了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战略合作伙伴。筹集的资金,也从5万元,通过不同的方式不断累积到了近50万元,其中就包含了“洋泾记忆咖啡馆”第一、二期的设备,记忆咖啡馆中的硬件大多来自他们公司的投资。对于洋泾社区来说,关爱认知障碍老人的,并不只有一个万欣和,一个尽美。
▲9.9公益日 洋泾记忆咖啡馆快闪店
记忆咖啡馆有一个义卖区,上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全部产品都和认知障碍关爱有关。这些产品,大多是爱心企业捐赠的,还有些是志愿者制作的,最为特别的是认知障碍老人和家属在社工指导下创作完成的。
▲由认知症老人及家属参与的文创产品
义卖区有不少根据认知障碍老人的绘画设计制作的环保袋,吊牌上印着一张照片,片中的作者老伯伯双手拿着一幅画,下面是一行饱含深情的解说:“他总说他的家在河边桥头下,那是一个他不会迷路的地方。”诉说着认知障碍老人和家属的愿望。
· 记忆咖啡馆,不只是咖啡馆 ·
洋泾社区开出了记忆咖啡馆。一条小小的新闻被无数人关注,有人专程坐地铁前来体验,也有人站在咖啡馆门口,看着咖啡馆里一片温馨的场面默默祝福,更多的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这条消息,看到这条消息的人,都会回复一个祝福的表情图案。
▲打卡记忆咖啡馆
3月5日的洋泾记忆咖啡馆显得格外热闹,一群新加入的“志愿者”们在认真学习如何制作咖啡~她们是洋泾街道班子领导成员与机关干部,趁着午休时间,来到记忆咖啡馆内加入到志愿服务中,一同动手,制作、打包爱心咖啡和点心。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预知自己的美好记忆会在人生的哪一段旅途中被丢失,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拥有眼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当我们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去搀扶那些丢失记忆的老人,那温馨的镜头一旦在脑海中定格,一定不会被丢失。
记忆咖啡馆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体验和共建。在这里,你可以:
▼捐赠二维码
咖啡馆地址
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巨野路717号1楼)
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是2013年8月注册登记的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由洋泾街道办事处发起成立,是上海首家社区基金会。2017年申请成为慈善组织,继续获得公开募捐资格,同年,获评AAAA等级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