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嗲”,都藏在咖啡店里
在上海,可以不吃饭,但必须喝咖啡。
在上海,每走100米就能看到一家咖啡店。据2022年上海咖啡文化周新闻发布会的数据,目前上海拥有7857家咖啡店,稳居全球城市首位,平均每3164人就有一家咖啡店。如果说咖啡店的数量可以评判一个城市的“卷”度,那上海“卷王”的称号可谓“实锤”了。
在上海,咖啡渗透到这座城市每个人的血液里,传说叫醒上海人的可能不是五个闹钟,而是“早八”晨会上的大杯加浓冰美式。上海人喜欢喝咖啡的习惯,是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带过来的。外国人喜欢喝咖啡,于是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上海人也开始慢慢适应喝咖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海派生活习惯。
△电影《花样年华》还原了那代上海人的神韵。/电影剧照
过去,在南京路、霞飞路、四川北路、陕西南路上的那些老咖啡馆,或许还能遇到鲁迅、郁达夫、潘汉年、叶灵凤等文艺界的名人。走进咖啡店,就能感受到上海的各种“嗲”。在上海话中,“嗲”的含义不再单单形容女孩在撒娇,更多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例如“那家店的咖啡很嗲!”中,“很嗲”就是“很棒”的意思。
在上海,咖啡店就是人间烟火气
对于上海人而言,咖啡可能是日常散步、遛狗时歇脚的停驻点,也可能是出门买菜时顺手购买的一杯饮料。街角迎风口,咖啡的香气渗透在城市的空气中,与周边小吃档、杂货铺、五金店共同生长的社区咖啡馆,客似云来。没有华丽的装修,也没有“高大上”的机器,只有忙碌的咖啡师和寒风中袅袅升起的咖啡香。
有许多独立精品咖啡小店,咖啡师就是老板本人。点单时,咖啡师会用浅显的方式引导客人“喜欢花香味的还是果香味的?”,让客人选择喜欢的风味后,再开始制作。据客人们的反映,喝起来的确感受到了期待中的风味。有的老板始终以平易近人的价格和用心的出杯,感染着周围的客人。
△南京西路街景,这条不足4000米的道路上共有79家咖啡馆。/图虫创意
就是这种人情味,可以让一间不起眼的小铺,不靠任何宣传,也能吸引不少回头客每天来喝上一杯。 Bar就开在菜市场旁边,老板是两个活力十足的年轻人。店里的装修朴素,和菜市场融为一体。墙壁裸露,水泥和金属材质的自制家具,很多都是从废品站里搬回来翻新的。
咖啡机的操作面冲着客人,一杯咖啡的制作过程一览无遗。尽管一切从简,但却活力十足。位于老沪太路的Nana ,同样是一家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咖啡店,使用了许多旧物装潢,完全融入了古老的环境中,有种“咖啡界五条人”的感觉。
咖啡店的常客凯文说:“平价又美味,靠手艺赢得尊重,联结起和睦的邻里关系,这才是我心目中温暖的社区咖啡馆。”走到各国领事馆林立的乌鲁木齐路,你可以找到各类美食,从夏威夷的波奇到云南的米线,从重庆火锅到美式比萨,从咖啡店到冬日里的羊肉火锅店,错落紧致地搭配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上海成了咖啡界内卷风暴中心。/视觉中国
位于太原路的O.P.S Cafe则是一个“老网红”了,开店许久依然经常需要排队。它被称作“国内特调天花板”,也是众多咖啡爱好者心中的“白月光”——哪怕排队到街角,也要喝上一杯。在五原路212弄1号的Mercy &Wild,小花园就在小区弄堂进门右手边。
室内、室外都可以坐,有时候会办一些展览,整体上花园、咖啡的氛围让人感觉艺术感拉满。如果你在最近逛到新乐路的圣母大堂,便会发现不少上海年轻人都熟悉的Paras报亭咖啡馆。门口的报摊,并非摆设,每天供应七八种报纸,早晨售出的每杯咖啡还会附送一份《新闻晨报》。
而捆扎成坨的废旧报纸代替了座位,不赶着离开的客人可以坐在临时的板凳上“喫喫咖啡、嘎嘎讪胡”。周围的爷叔阿姨们似乎对这里格外感兴趣,开始时因为陌生只是驻足停留,怯生生地往里张望。
△上海咖啡店还能碰见不少精致阿姨。
一来二去熟悉了以后,他们便会趁店里人少时进来聊上几句,聊聊近日的新鲜事,甚至还会认真地聊聊咖啡,这样的氛围恐怕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类似的社区咖啡馆在上海非常常见——上海人喝咖啡,喝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拿着保温杯去排队“拷咖啡”的上海白领
走在上海的街头,总能看到手中拿着一杯咖啡边走边喝的人,喝咖啡的人甚至比拿着奶茶的人还多。街头匆匆飞驰而过的外卖小哥,车头也挂满了用纸袋打包好的咖啡。上海人对于咖啡,永远热血、永远真诚、永远热爱。无论哪里有新开的咖啡店,朋友之间总会互相通气,再相约去喝咖啡。
居住在上海的咖啡爱好者雯雯说:“我最喜欢在工作日的早晨去家附近的咖啡店,除了音响播放的钢琴爵士乐、咖啡师制作咖啡和烤箱加热司康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咖啡的香气和轻柔的背景音乐在空气中交融,就像散文一样流畅。你可以在这儿度过一段‘体验咖啡’的美妙时光。他们只顾专心做咖啡,我们负责专心喝咖啡就好。”
△上海咖啡文化,精致又不失人间烟火气。/图虫创意
咖啡品牌顾问Yihan住在静安区,那是上海咖啡店最密集的地方,她每天出门都会去家附近衡山路的No Nay和喝上一杯。Yihan说:“我每天都要喝两杯咖啡,可能是两杯黑咖啡,或一杯黑咖、一杯奶咖。我不是一个喜欢咖啡外卖的人,因为咖啡外卖送到手上可能也要30分钟了,而最美味的阶段是它刚做好的时候,所以我一定会自己去咖啡店买咖啡。”
中午休息时段,淮海路的很多白领会带着自用空杯上街“拷咖啡”,为下午的工作“续命”。在咖啡店内,繁忙时段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杯子在吧台上排着队,有星巴克咖啡杯、保温杯、高脚杯,甚至还有陶瓷碗。在他们眼里,咖啡外卖只称为“活着”,自带杯子“拷咖啡”才是生活。Yihan介绍说:“上海的咖啡文化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自带杯文化’。
这个活动的缘起是当年 开业的时候,连续做了三天的自带杯免费喝的优惠活动,有的白领会带奇形怪状的杯子来排队,那个画面还是挺有趣的。开业后, 依然延续着‘自带杯减5元’促销方式。后来,越来越多的咖啡店都有自带杯减5元的优惠。”
小红书上一篇“自带杯+自带热水+点一杯意式浓缩”的5元咖啡攻略,曾获得无数上海人点赞。如今,上海年轻人中,一股“复古”的生活方式在回归,流行起了“零拷”。所谓“零拷”,本是上海话,是“零卖零买”的意思——购买单位较小,可以按需购买。
△2022年11月2日,上海。咖啡馆就像个恒久、稳定的光源,日复一日地冲煮出好喝的咖啡,去温暖到访的每一位客人。( 图 / 视觉中国)
论省钱,上海人是最“卷”的。经济生活不够富足时,油、酒、酱、醋等都要带着自家容器去“拷”,打酱油也就是“拷酱油”,还有“拷雪花膏”“拷墨水”等。而买咖啡时自带杯子“拷咖啡”,可以省好几块钱,一年下来也能省上千元。这种“自带杯文化”也把上海人的“精致抠”体现得淋漓尽致——真实、坦然地承认自己的需求,在省钱和精致间达成平衡。
一场全上海人的咖啡
互助堪称“虹桥第一”的日式咖啡小屋蜂蜜屋,隐藏在一个居民小区里。老板娘Yuki亲自操持着一切,店里的甜点,包括果酱,都是她亲手制作的,而咖啡也带着古朴的味道。今年5月,Yuki在社交媒体发了一篇推文说:“蜂蜜屋还是幸运的,得小区邻居们的照顾。因为顾客们一直守护着蜂蜜屋,凝聚了更多忠实顾客,小咖啡店也浴火重生。”
客人则在下面回复她:“感谢蜂蜜屋,封控期间是蜂蜜屋的咖啡豆‘救’了我的命。”Yihan说:“在居家期间,我买不到咖啡,楼里的人知道我喜欢咖啡,都纷纷贡献了一些咖啡给我。我看着收到的这些不同牌子、不同包装的咖啡,它们可能日期早已不太新鲜了,但依然是邻里互助的一份心意,我也还是很感动。
△早期的上海人自己煮咖啡是这样的。
没咖啡的时候,就算速溶咖啡我也喝。”在那段日子,Yihan听到最多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解封后我们约杯咖啡吧”,这也体现了上海人对于咖啡的依赖——饭可以不吃,咖啡必须要喝。Yihan说:“那时候堂食还没完全开放,在上海的街头你能看到很多人买了一杯咖啡后,就站在咖啡店门口,边喝咖啡边聊天。当你很久没喝到热乎的现磨咖啡,在街边见到很久没见的人,那一刻会觉得异常感动。原来,每天能喝上一杯现磨咖啡是如此幸福的事情。”
在Yihan看来,上海的咖啡店就是一个碰头点。“约了朋友在这里碰头,买了一杯咖啡就走,也算是上海的一种路边文化。就像上海著名的‘公路商店’,一群很年轻、时髦的人站在路边喝咖啡,这是咖啡店自己经营的一个小社群文化。每个咖啡店都能吸引和自己气质相投的一群人。”
△上海咖啡店的氛围浓厚。/视觉中国
疫情并没有浇灭人们在上海开咖啡店的热情,甚至上海有更多咖啡店冒了出来。“老上海人”凯文说:“幸而在上海这样快节奏的城市,我们还能遇到一群认真的咖啡师,(他们)能够耐下心来,用匠心运作小小一方天地,冲调每一杯咖啡。这样的咖啡馆,就像个恒久、稳定的光源,日复一日地冲煮出好喝的咖啡,去温暖到访的每一位客人。而能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每天乘着薄暖晖光,穿过梧桐密布的小路,在街角咖啡馆点一杯拿铁,入口是安心不变的熟悉味道,恰足以开启元气满满的清晨,这便是我爱上海的一万个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