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1,或者做到100+,我那些用咖啡馆赚到钱的朋友们的分享
和泡咖啡馆的朋友们。
他们人数很多,对于咖啡的偏好也五花八门
但在某一点上出奇的意见统一
那就是咖啡馆真的真的真的好难赚钱。
知乎上面有一个长达三年的讨论《咖啡馆怎么赚钱?》,我默默的翻看了646个关注者的回答,发现这三年以来,国内咖啡行业天翻地覆的改变了。
2014年的时候大家泡咖啡馆的习惯还属于小众,经济繁华,动辄上百的精品咖啡也有人买账。眼看咖啡市场不断得成熟,竞争激烈的同时,消费者的良好习惯也在逐渐培养中。当然整体经济疲软的当下,房租和人工是咖啡馆生存的最大压力。
有趣的是,当下经营得不错的咖啡馆,有着南辕北辙的发展思维,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排除连锁咖啡茶这样玩资本运作的品牌。第一种是把咖啡做到极致,类似日式的精品咖啡馆,小体量,店主本人往往是资深咖啡师,甚至咖啡豆烘焙师,有自己的烘焙工坊,客人多为老客人。例如我们曾经写过的、1511。
▲上海的 老店面只有2平米,只能外带。开业没多久,日均出杯量就突破三位数,月入10万。新店面更好玩,直接借了馄炖店一个柜台。
北京的精品咖啡馆尤其有意思,BERRY BEANS创始人韦寒夜《30岁辞职,花5000元开一家咖啡馆,他的学生从陈柏霖到城管大哥》曾经和我们商量想做一本精品咖啡独立出版杂志。他说:“北京的精品咖啡馆老板是难得的同行友好的群体,因为精品,大家都知道很难做大,互相帮助,共同研究才是正事。”
说到把精品咖啡这条路走到极致,想开不是专家,我们推荐一本刚刚有英文版本的挪威咖啡文化独立杂志《Brygg》。在杂志创办之初,《Brygg》完全是一本咖啡杂志,关心咖啡的口感,甚至是冲泡用水的品质等等。
如今除了在杂志的题眉处的一行小字:“咖啡和对话”上的“咖啡”两个字之外,《Brygg》并不像一本传统的咖啡杂志,它开始讨论咖啡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比如,当你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做什么?你会首先想到请他们去喝一杯咖啡,对不对?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那杯咖啡,探索和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和富有创意的事情和文化。
另一部分则是与目的地有关,我们去哪可以喝到好喝的咖啡,不仅仅是在挪威。在最新的一期杂志里,有很多挪威本地的创意人士和大家分享了他们自己的故事,而这些全部是通过一起喝的那杯咖啡和聊天获得的。
就想开个人而言,我讨厌装腔作势的文章,我希望文章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我们之间的谈话一样。毫无疑问,精彩的永远是对话以及其中传递出的有趣故事和真知灼见,咖啡促进了这些对话发生。
相较于其他饮品来说,咖啡可以融入任何空间与内容,可以塑造不同的个性:慵懒、严谨、文艺、居家、时尚等等。很多时候空间最缺少的就是交流与亲和力,而咖啡可以缓解这份尴尬。
好的,说完了把1做到极致,我们来说说做到100+。把你所能想到的各种元素放进咖啡馆,住宿、餐饮、教育、婚庆、培训、亲子、烘焙、花艺、手工艺、运动……这方面我们有介绍过不少主题咖啡馆,自行车主题的永久咖啡馆、古董照相馆咖啡、时装买手店咖啡、设计品商店和咖啡、洗衣房咖啡、办公咖啡。
,上海
选物店&艺廊+咖啡
上海市泰康路210弄3号105室
位于上海田子坊的是一个拥有两层楼的综合空间,开业至今已有3年多,主理人 来自日本,从事时装设计多年,现在与加拿大太太Viko Wu共同经营店铺。
空间一层为选物店,二层是咖啡区和艺廊。咖啡区可容纳20人左右,艺廊主要举办不同日本作者的展览。最初,一、二层的布局分工明确,后来随着咖啡区客人的增多,在一层也加入了少量座椅,一方面可以为二层“分流”,再者将咖啡桌椅融入整个家居单品的陈列中,让上下空间布局更整体更具互动性。
的咖啡豆都是自家烘焙,目前店内提供常规意式与单品手冲。
想开:您经营着一家选品店&艺廊+咖啡馆,为什么选择咖啡?您觉得它在主体空间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选择咖啡的理由主要有几个:一是因为自己本身特别喜欢喝咖啡,同时也热衷于去探索国内外各种有趣的咖啡店,所以如果要选择开拓饮品区域的话,首选会是咖啡;而且咖啡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咖啡都会是你特别熟悉的,同时咖啡也能很好地融入优质的家居单品中,并让大家简单直接地感受到器物带来的美好;再者就是咖啡区可以让整家店充满生机,客人在购买商品之余更多了与店家的互动。
Enjoy Cafe
成都锦江区顺江路21号
在成都九眼桥附近,有一家叫做Enjoy Cafe的店,极富想象力地将洗衣房与咖啡结合。主理人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之前一直在厦门生活的她于去年搬回成都,开设了这家自助洗衣咖啡馆,由自己全职打理。
空间的经营理念是以洗衣服务为主,主体空间大概占总面积的1/4,剩下的除吧台以外就是客人的等待区域,所以店里的咖啡只有简单的几款:美式、拿铁、卡布等,同时还有茶、果汁、气泡水等可选择。目前店里也并没有请专门的咖啡师来制作,所有工作都是都是由自己完成。
如故RUGU
北京市方家胡同46号院门口西侧
在北京东城区的老胡同内,我们有采访过一家名叫如故RUGU的照相馆,坚持以古老工艺为当代人留住肖像。现在因为穿墙打洞的新政,经营有点受影响。
在以照相馆经营为绝对主业的前提下,如故RUGU很用心地在空间内加入咖啡元素。这个面积不算大的两层独立建筑,很融洽地容纳了照相馆、暗房、展厅和咖啡馆这几个大类。
照相馆和暗房在二楼,除了定期做一些小规模的分享,平日里只对定制客人开放;一楼是纯开放区域,一半是展厅,一半是咖啡落座区。展厅里主要陈列和展出照相馆拍摄制作的照片,也不定期得为其他艺术家举办小型展览。咖啡区目前供应意式和手冲,因为主理人觉得经典而纯粹的咖啡与如故RUGU所要传递的生活理念更贴切。
几束花
北京市百子湾路石门村5号院
关于几束花的成立,说,那是对生活理念的衍生以及对自然元素的渴望。几束花为身边喜欢花草的人们提供可以用来装扮生活的鲜花组合,同时也为许多品牌做花艺设计与陈列布置。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线上零售之后,几束花在周末开始与固定的咖啡师合作,提供咖啡与茶点,目前以意式为主,搭配少量手冲单品咖啡,以及其它不含咖啡因的饮品。
不同于一般的店铺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日后的经营所需,刚开始没有计划对外开放的几束花在空间上完全是按照个人意愿来设计的,大部分一层的面积都充分留给了花艺设计工作区,因此周末咖啡的操作,其实是在工作室的“厨房”里进行的。
言YAN-BOOKS
北京市青年路西里5号润枫水尚8号楼底商05号
书店以经营专业的艺术设计类图书为主,通过来自全球不同的生活、旅行、美食、花艺等生活方式图书引导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言YAN-BOOKS在书籍之外还同时经营精品咖啡,既有独立的咖啡区域,也在图书区设有咖啡座位,加强了两个经营业态之间的融合。
保安捌肆 Boan
台湾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84號
坐落在台北大稻埕区域的历史建筑「顺天外科医院」,开办于日治时期,其创办人谢唐山是首位完成西方医学教育的台籍原住民外科医师,这家医院也在台湾近代史上留下一段佳话。2013年,历时了五年进行修缮,这栋楼被改造为咖啡馆及艺文空间。
原本的医院元素,用趣味的方式呈现出来,重现了门诊的场景。让人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安放在角落、一具穿着白袍的白骨医生。初来乍到时,看着他幽幽地矗立在天井的一角,会教人心里有些发毛;然而端详久了,又感觉他像在守护着什么般地,安静凝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像是这座空间的守护者一般。此外,室内还坐着操劳到只剩下白骨的医生,墙上挂着医师袍、护士服和听诊器,暗示着这里曾经的用途。
咖啡馆本身为三层楼建筑,一层原是外科医院的诊间,在改造后采用木造装潢风格,由咖啡店进驻,安静的空气里溢满着烹煮咖啡的香气。
二、三层原为医师的私人住所,现改造为艺术空间。一部分空间陈列着骨董级的「真空管音响」,像是回到二十世纪中期;来自峇里岛,充满原始粗旷气息的座椅,则是咖啡馆负责人的私人收藏;妙藏于钢骨梁柱下的书柜,以及墙上与柜上的陈列空间,则摆满台湾的文创商品与不定期合作的展览画作。
不管是经营咖啡,还是消费咖啡,我们都不能否认这款苦而回甘的饮品,正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或许,与咖啡最搭配的,并非某一特定空间,而是我们的生活。
感觉好像很考验人脉,不少店主说上哪找资源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开外挂啊。你有一家咖啡馆,不管经营得如何,起码拥有场地,引进内容平台是最佳选择。
比如叁陆玖艺术坊,是由一群热爱艺术的专业院校文艺女青年组建的绘画工坊,她们在北京和天津各个咖啡馆移动授课举办活动。因为是专业艺术毕业生,她们除了油画课、素描课、水彩课之外还有不少美学讨论沙龙。如果你是一家愁客源的咖啡馆,可以选择和这样的教育机构合作。
▲在咖啡馆移动授课的叁陆玖艺术坊
另外还有民宿平台,民宿玩家ttg一直致力于提供奇妙、好玩的住宿体验,探索有趣的新生活方式,去年,他们开始和雕刻时光合作,把咖啡馆变成民宿。当然也欢迎各种具有自己特色的咖啡馆加入他们。
想想,住在咖啡馆呃?
我们可以对着墙壁发呆,也可以肆意躺在沙发上,不间断用大投影循环放映最爱的电影桥段;捧着自己定制的香浓咖啡,来一次许久未曾满足过你的深夜长谈;或者只是想跟其他的陌生人聊聊,咖啡因嗨之后脑海中下一个目的地在哪?
撰文 | 喵桑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