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小店 于波:舌尖上的文化传播者
于波儿时跟随父母来到了内蒙古满洲里市,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大批的俄罗斯人涌进满洲里。
于波在偶然的机会中品尝到了俄罗斯西餐。“初次对俄餐的印象,就是觉得好吃,第一反应就是什么时候还能吃到这样的美味。”于波说道。
1996年,于波做出了一个思考已久的决定,他要将正宗的俄式西餐引进国门。带着这一梦想,于波独自踏出了国门,到俄罗斯深造。在外学习数年,于波逐渐掌握了俄罗斯西餐的精华。
2001年,学成归来的于波开了自己的第一家俄式西餐小店——卢布里西餐厅。“我比较热情好客,对中俄文化也保持开放的心态,这在创业初期帮了我很大的忙。”在满洲里,只要有俄罗斯朋友遇到困难,于波都竭尽全力地给予帮助。“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一定马上解决,自己办不了的,就算找其他人也要帮他们办成。”
正因为如此,于波的卢布里在不少俄罗斯人眼中,不再单单只是一个餐厅的角色。很多俄罗斯老顾客都愿意将需要寄存的美元、卢布、贵重物品等放在卢布里餐厅的保险箱里,就像回家一样。
于波说,刚开店时,因为专业俄餐厅在国内较为罕见,起初只有少数俄罗斯食客前来光顾。“虽然只有6张桌子,但自己热爱这份事业,用心去做,坚持干好每一件事。”
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及专业,开店三年后,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一开门,就有排队吃饭的俄罗斯客人在门外等候。“那时候来吃饭的俄罗斯人比中国人多,基本上90%的客人都是俄罗斯人。”
但于波也并非没有难的时候——因为最初太依赖俄罗斯客人,俄罗斯政策、经济一变动,生意就会受不小的影响。“比如,俄罗斯关闭海关,或者限制入境俄罗斯的中国货物的公斤数,客流就会受到影响。记得有一个月,一个俄罗斯客人也没有,只好关门歇业。”于波说。
随着满洲里旅游业的发展,转机出现了。在旅游业占比逐渐上升的满洲里,来自国内的游客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俄罗斯游客,成为了满洲里购物、消费的主力人群。“我开始思考怎么去转型,把国内游客的生意做好。”国内消费群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于波的预期,很快,国内游客便占据了餐厅客源的90%以上。
随着客流量的扩大,于波的店面也在扩大。
20年里,于波的小店变成大店,从一家西餐厅变成三家西餐厅和一家酒店。
随着满洲里内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已经把生意做大的于波开始着重品质的提升。借着中俄之间的开放,他从2008年开始,通过卢布里对接包括赤塔州餐饮协会等在内的俄罗斯餐饮业资源,双方达成协议,由当初的每年派人赴俄学习,发展为俄方每年输送10人俄餐优秀厨师团队来到卢布里交流指导和协助经营,俄方每年还会提供至少200道最新菜品供卢布里餐厅研究应用。
此外,食材的及时运输也是保障品质的重点。得益于国家的开放政策,俄罗斯进出满洲里的车辆几乎是无障碍“绿色通关”,为食材的进口提供了不少方便。“我们90%的食材和调料都是从俄罗斯进口,上午在俄罗斯采购,下午就能运到满洲里,省了不少时间和经济成本。”
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