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旗舰国际厅

020-66668888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66668888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兜村1-4号咖啡屋
邮箱:www.xiaohupo.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发布时间:2024-01-27 10:12:18 点击量:

如今生活在成都人们,工作之余的爱好之一,莫过于在各个APP上搜索“网红”美食店,再和三五好友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拍照,随手把精修后的美图发到朋友圈,胃和心灵都得到双重满足。他们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的成都,下个馆子远没有如此花样繁多的选择。

“公私合营以前,成都街头的早点、午饭商贩一般不会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傅祖明回忆,当时,成都街头卖汤圆、抄手等早点的,只会在早上供应,早点商贩把养家的钱挣到手了,就“收摊摊”,把市场留给卖午饭的商贩。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青年时期,傅祖明在国外工作。受访者供图。

“这样大家都能赚个养家糊口的钱。”因此,人们很难在中午吃到只有在早上才会售卖的食物。而当时的成都人,更多地会自己在家里煮饭。

大约在1958年前后,这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被打破,成都人渐渐发现在晚上也能买到抄手。成都头脑灵活的商贩,挑着蜂窝煤炉子,搭上锅,盛着卤水,当街卖起了串串。这种串串被老成都人称为“火锅串串”,一般每串售价两分钱,渐渐才涨到了5分钱。

在成都,不得不说的还有“苍蝇馆子”。

什么叫“苍蝇馆子”?成都街头,那些门脸不大,菜价不贵,味道“巴适”,曾格外受工薪一族喜爱的小餐馆,因为体量不大,故用“苍蝇”来形容。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路热闹非凡。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图

别看“苍蝇馆子”不大,老板们各个都身怀“绝技”。

康二姐串串的串串都是卤过的;明婷饭店的糯米排骨粉糯,豆浆豆腐外皮酥脆;叁无粉蒸的粉蒸牛肉、樱桃肉、蒜泥白肉是逢吃必点的好味道……

工薪一族最知道,这条小巷深处的馆子味道最“巴适”,那条街走拢倒拐的那家店子价格最“相因”(便宜)。于是,在口口相传中,看似不起眼的“苍蝇馆子”就这样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这种寻觅美食的习惯似乎从那时开始,延续到今天。

随着时间推移,青年路到春熙路上,越来越多的餐馆、小商贩渐渐聚集,而如今成都街头,兴起各式各样的火锅,则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1985年荣乐园手抄菜谱。熊宇 摄

傅祖明还记得自己吃过的第一家火锅店叫川南毛肚店,这应该是老成都人记忆中最滋味的火锅记忆。老板用鱼骨头熬汤,配上调料,吃一顿,简直“安逸”!

而他工作过的荣乐园就“更不得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荣乐园宴请是一件“洋盘惨了”(很洋气)的事,只有腰包里有点钱的人,才会在这样的地方宴请宾客。

傅祖明记得,当时在荣乐园宴请,一顿大约需要200元,如果菜品中有鱼翅、燕窝等,费用则在700元左右,甚至更高。而当时,普通人一个月才花7元左右,一桌婚宴,也不过是30多元钱的事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记忆

“高大上”起来的成都味道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袭来,人们的腰包富裕了起来,成都人的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不论是“下馆子”,还是在家里吃,变得讲究起来。

今年52岁的何顺利是地道的“老成都”,他至今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坐三轮车逛春熙路、喝茶一杯1元的场景,“刚刚开业的太平洋百货,门外停满了等待接客的三轮车。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带我媳妇儿去耀华餐厅吃顿西餐,那时候吃西餐可是一件很‘洋盘’的事。”谈起曾经的春熙路,何顺利总是意犹未尽。

成都人刘畅出生于1988年,祖父做的豆豉淋鱼的味道至今留存在他的记忆深处。把鱼放进高压锅,把鱼骨头都压到酥软,出锅后,淋上厚厚的豆豉,就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刘畅自制火锅。受访者供图

祖父的厨艺让刘畅从小对美食就有研究,因此在他出国后,也将记忆里的味道带出了国门。买来鸡骨、猪骨等熬汤,从市场上找来牛油进行炼制,把外国人不会处理的动物内脏买回家,猪腰切成手掌大的薄片,手打虾滑,手搓冰粉……执着的成都人在遥远的美国西雅图努力复原家乡的风味,远在异国他乡,如果在春节能吃上这样一顿大餐,足以慰藉孤独的心灵。

同样把美味带向美国的还有四川人胡晓军,上个世纪90年代,他坚信凭着锅碗瓢盆也能创出一番大事业,从成都出发,将不一样的风味带向了芝加哥中国城。

“干煸肥肠”“火爆腰花”……胡晓军让当地人认识到,美国的中餐并不仅仅是甜酸鸡、蒙古牛之类的“美式中餐”,来一点“麻辣”也可以活色生香。

如今的记忆

挑剔的食客和拼创意的厨师

如今,为了让挑剔的食客吃得满意,吃得开心,厨师、美食家、餐厅老板开始了集体拼创意的时代。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精致的成都美食。廖雪芝 摄

据傅祖明讲述,上世纪50年代初,因当时的成都人口不多,商贩不会肆意售卖小吃。现在成都人渐渐多起来,口味也越来越“刁”,各色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成都大街小巷。

而渐渐多起来的“成都人”中,不乏因成都人才新政落户成都、创业就业的“新成都人”。当前,成都正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势必会有更多青年才俊赶赴蓉城,成为“新成都人”。

不过,不管是“新成都人”,还是“老成都人”,将菜品做精、做出创意,这样的餐厅才能在新老成都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创意菜品“成都交子”和“火烧赤壁”。廖雪芝 摄

“芽芽饭”里的锅巴摇身一变,配上寓意“血染战场”的番茄汁,就是一道“火烧赤壁”;饺子谐音“交子”,搭配上糯米纸做的钱币,就是菜品“成都交子”……

四川旅游学院的老师李凯做厨师已有20多年,他意识到,现在的人们,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妙。机智的李凯开始在菜品上做文章,让食客在菜品中,发现原来他是这样想的,从而会心一笑。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2002年,川菜大师张中尤在第12届中国厨师节上创作的新式川菜碧波芙蓉。张中尤供图

这种创意渐渐得到食客认可,李凯在世界各地的奔波、展出中,向各种面孔的人们讲解菜品和背后的成都历史文化。“我觉得能用这种方式,向人们讲述成都的历史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除了看创意,如今的人们还要看菜品是否吃得健康、吃得绿色。

“现在的人都要减肥,吃饭要讲究荤素搭配,有的还要吃素。”食客口味的变化让傅祖明重新当起了学生,学营养学、学新口味……今年已72岁的傅祖明笔记记得密密麻麻,他说,未来的厨师,不仅要懂做菜,还要做好菜,这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不难发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成都的美食在不断发展,而这种发展,也在推动着成都相关行业向前迈进。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天府家宴”菜品。 安源 摄

此前,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配套活动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举行,一场有关美食的盛大交流就此展开,45项大小活动轮番上演,显示出这座城市对美食的热爱和雄心。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际美食传播中心、国家美食文化交流创新中心、川菜标准制定和发布中心、特色美食人才培养和输出中心,成都餐饮零售额突破1100亿元。

美食之都 【涨知识】为什么说成都是“美食之都”,原来在70年前就藏着答案?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天府家宴”菜谱。安源 摄

作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成都正不遗余力,将美食的魅力向世界传扬。这座城市也必将在发展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02-2024 AG旗舰厅·(中国)国际厅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502100050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