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塘美食 明代名臣徐阶的故乡在上海青浦这个村,如今村里正打造“首辅野望”等十二景
“一缕清风徐徐来,画里走出十二景;白墙黛瓦江南韵,流练忘返不舍离。”青浦区练塘镇徐练村村口的一首小诗,描绘了这个村落的美景。“良田日暖”“乡音风吟”“丰樱白鹭”“仓桥风亭”……“徐练十二景”,光听名字就让人心驰神往。“十二景”之一的“首辅野望”,更是大有来头:明代官至内阁首辅、智斗严嵩的名臣徐阶,是练塘徐家浜人,他的故乡就在如今的徐练村。
不过,如今拥有“十二景”的徐练村,以前是个出了名的穷村:虽然紧邻老朱枫公路,交通还算便利,但地理位置偏僻,而且位于黄浦江水系源头泖河边的低洼地带,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多,总人口1600多人、平均年龄55岁,是一个在河岸边形成的村落,长期以来经济薄弱、村路破旧难行,村容村貌也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这几年,依托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徐练村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更关键的是发掘出了村里的核心品牌,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产业、民生整体提升。”徐练村党总支书记沈引新说。
“十二景”皆为徐练村的独有品牌
徐练村的村级道路很特别:除了黑色的沥青路面、道路中央的黄实线外,路中央还多了两条线:一条绿实线,一条红实线。简简单单、成本不高的一个设计,让乡间小路瞬间灵动了起来,行走其间如同跨越彩虹,有种漫游云端的浪漫。
沿着这样的村级道路往村子深处走,一栋白墙黛瓦的平房映入眼帘,平房自带小院,小院的窗户设计成了鱼鳞状瓦窗图案,房顶上设计有拱形屋檐,极具江南小院特色——这里,便是“徐练十二景”之一的“首辅野望”徐阶府。
沈引新告诉记者,据现藏于青浦区博物馆内的《徐氏宗谱》记载和村里老人世代口口相传,人文荟萃、钟灵毓秀的徐练村在明代出了一位大官——被嘉靖帝朱厚熜封为明代中期名臣、任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的徐阶。“晚年选择卸甲回乡的他,每日推窗眺望远方,看到的便是如今徐练村的水、田、树、景。”
就在一年前,这栋徐阶府还掩映在徐练村的菜地和稻田中,并不起眼。去年被列入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名单后,徐练村启动了火热的建设工程,重新修缮徐阶府便是建设项目之一。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除了造路、修房、改水、种树等常规工作之外,还有更重要、更“形而上”的工作。练塘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上海有千余个行政村,如果只是环境好、景色美,很难从这千余个村子里脱颖而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找到村子的真正品牌。“品牌即招牌、就是一个村子的广告词,是此村区别于彼村最大的关键。我们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时,除了常规建设工作,特别注重品牌建设。”
徐阶故里,就是徐练村的重要品牌和招牌,这种“品牌响应”是徐练村的一种无形资源。如今,修缮一新的徐阶府内还设置了一个小型的徐阶生平事迹展示馆,可供市民游客参观。
无独有偶,徐练村还有另一个全市独一无二的招牌:村里有一棵古名木保护牌编号为0054的银杏树,树冠高大宽阔、枝繁叶茂、其叶形似一把蒲扇,至今已有500多年树龄,是村里的“活化石”。它似一位长者,无声地诉说着过往岁月,见证着当下徐练村欣欣向荣的景象。“银杏树的‘杏’与‘幸’同音,代表着幸福与幸运;500又是一千的一半,因此在‘十二景’的打造过程中,我们把这棵福佑村落五百载的古银杏树,打造成了名为‘杏福千半’的景点。”练塘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首辅野望”和“杏福千半”,徐练村的“十二景”,每一景都经过了精心提炼和设计,都是徐练村的品牌:“乡音风吟”,指的是村里全新打造的竹制乡音长廊,廊下挂着一个个写有村民家风家训的竹风铃,微风吹过就可吟唱出一曲美妙动人的旋律;“丰樱白鹭”,指的是村里茅练嘴河滩上、阡陌田间的成群白鹭和如云似霞的樱花,是一处集赏樱、观鸟为一体的绝佳景点;“仓桥风亭”,指的是东西向横贯徐练村的茅练港边的四个景观小品:老仓库、九曲桥、家风园和凝心亭……“看到家乡徐练村越来越美,我最近刚从别的乡镇搬回老家住,这里真的美得让人不认识了!”村民沈爱娟感慨道。
在新版的徐练村导览图上,徐练村被画成了一片银杏叶的模样,“十二景”在这片银杏叶上清晰标出,让人一目了然。“通过挖掘品牌、打造品牌,我们希望让更多人记住徐练,在这里感受‘一叶知徐练,一村写江南’的美好。”沈引新说。
除了“高颜值”,还有“好气质”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有品牌更要有实质——品牌能吸引人,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才能留住人。如今的徐练村和一年前相比,既多了外在的“颜值”,也多了内在的“气质”。
就在不久前,徐练社区中心建设完成,中心含村委会、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理发师、便利店等功能,旨在“一条龙”式解决村民生活问题。比如,中心内新建成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占地200多平方米,智慧健康驿站、阳光活动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点、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在这里,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医疗、康复、娱乐、健身、阅读等“一站式”服务。
在社区中心建设中,徐练村将原先的村部升级为公共客厅,以“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为原则,通过打通空间隔断,打造了多功能的办公空间,根据群众需求设置前台接待、办公区、会客议事区、综合服务区等,同时配置有“一网通办”综合自助终端等设备,提升社区管理效能。“以前村民到村部办事,和村干部之间有个隔断,双方之间有点距离;现在是开放式办公,大家面对面交流,这是真正的‘零距离’服务。”村务工作者沈瑜说。
家住徐练村沈练175号的汤秀英今年已经84岁,如今是徐练村睦邻点召集人,自愿将自家农宅改造为睦邻点活动室。她告诉记者,徐练村以前经济比较薄弱,这几年村庄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邻里之间也越来越和睦。“我在睦邻点活动时常常讲四句话: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希望大家多来我家坐坐!”
产业方面,徐练村近来引入了大闸蟹养殖业、餐饮业、民宿业等产业,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比如,原先茅练里自然村内有一个老旧的茭白交易市场,最近已被拆除,正在原址上建设一个村民服务中心,由品膳房餐饮公司运营,一方面可以解决村民办席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对外营业,让更多游客能在滚滚稻浪、蛙叫虫鸣间,一边欣赏田园风光一边享受练塘美食。
茭白种植,是徐练村的传统产业,“水中人参”练塘茭白是上海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蔬菜品种,也让练塘将“华东茭白第一镇”的头衔收入囊中。如今,徐练村共种植有茭白约700亩,这种曾经的“野菜”已成为徐练农户的“致富菜”。沈引新告诉记者,在茭白种植之外,最近徐练村还因地制宜打造了中华绒螯蟹“江海21号”优质蟹种示范养殖基地,不久的将来,“蟹农”和“茭农”将一起在徐练村唱响“致富经”。
“‘十二景’串珠成链,如今的徐练村已今非昔比。今后我们将持续引入生态友好型产业,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幸福社区,让村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练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