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除了吃火锅、看熊猫打卡成都的特色咖啡店正在成为新潮流
在成都
除了吃火锅、看熊猫
看看成都的特色咖啡店
也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
8月23日
成都市餐饮行业协会咖啡分会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
成都新注册咖啡店数量
多达447个
这意味着
在成都街头
平均每天
2.5家新咖啡馆将诞生
现在
成都咖啡馆数量
已经超过6000
全国城市中仅次于上海
“我还想开一家咖啡馆!”
当你为“咖啡馆梦”而苦苦挣扎时
又度过了一天之后
2.5 成都人已行动起来
开始实现他们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一个咖啡店梦想
在成都生根发芽
成都的咖啡馆为何如此受欢迎?
带着这个问题,自媒体《成都咖啡图鉴》采访了近一年来扎根成都的数百名咖啡经理和咖啡师。 他们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背后的关键词却出奇的一致。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成都的特点:
年轻、时尚、包容……
《哇!》经理程丹萌位于桐子林的咖啡,是一位外表酷炫的北京女孩,但这家以粉色为主的咖啡馆或许“背叛”了她隐藏的少女心。
作为业内知名的“咖啡瘾君子”,程丹猛在近10年的咖啡行业从业经历中几乎包揽了国内外咖啡大赛的所有奖项。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她走过了许多城市,最终选择在成都定居,并开设了自己的咖啡馆。
同样选择来成都实现咖啡馆梦想的还有天猫咖啡的老板Delta。 三年前,他关闭了在其他城市开设的咖啡馆后,他选择来到成都重新开始。 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咖啡店上游供应商,为成都多家咖啡店提供原材料、培训技术等。 两个月前重新开张自己的独立咖啡店,Dleta这次瞄准的是“咖啡外卖”。 新曲目。
“成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同时,人们愿意尝试新事物,也非常宽容。” 成都咖啡指南CMO罗森分享了一组数据:过去一年,成都66%的咖啡订单来自下午时段。 “饭后一杯咖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成都人的标准; 成都的咖啡消费者中,80%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下,咖啡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成都年轻人的优先选择。 共同的习惯。
这种城市性格使成都成为咖啡爱好者的天堂。
春暖花开的时候,府南河畔泡茶碗的老人和端着咖啡杯的年轻人,邻桌而坐,龙门阵各异; 夏天炎热的时候,喝着冰镇可乐的年轻人从喝着冰镇美式的白领身边经过,都流露出同样满足的表情。 潮湿寒冷的冬日,人们端着碗茶,端着热拿铁,再次聚集在府南河边……
没有什么比“咖啡”更能让人适应的进口产品了,它已经日益成为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一切看起来都很棒。 但很多咖啡爱好者也知道,经营一家咖啡店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
“内卷化”还是“进化”?
这是个问题
成都的咖啡氛围非常好,使得这里的市场日益壮大; 成都的咖啡店非常多,这也使得这里的竞争日益激烈。
另外,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长期以来无法堂食,这让很多咖啡馆的日子不好过。
该怎么办? 摆在所有经营者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内卷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利润,以低价吸引顾客。 但谁都知道,这条路是死路。 如果继续下去,咖啡的品质只会恶化,顾客声誉将不复存在,微利模式将变得难以为继……
于是大家一致开始走第二条路:拥抱数字化,抛弃传统的获客方式,实现商业模式的“进化”。
这当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咖啡馆的管理者都是顶级咖啡师,但很多人也是经营不善。
“能煮出好咖啡并不意味着就能开一家好咖啡馆。” 程丹猛对此深有体会。 从2016年开始,她开始尝试搭建社区、做网络营销。 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结果总是事倍功半。
关键时刻,在数字营销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利用平台优势,推出一系列举措,让咖啡店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自己的数字营销体系。 支付宝今年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在今年成都市政府举办的“2022成都数字生活消费节”上,由成都市餐饮行业协会咖啡分会和成都咖啡指南共同主办、支付宝支持的“四川咖啡生活节”成为其中之一。亮点活动,吸引全市关注。 超过100家咖啡店参与其中。 活动期间,咖啡圈活动“最爱咖啡精选”吸引了数百位咖啡达人打卡,随后成为众多独立咖啡店尝试数字化的第一步。
最喜欢的咖啡选择页面↑
借助互联网平台,成都咖啡馆的数字化转型遍地开花。
哇! 咖啡程丹萌聘请专业团队开发支付宝小程序,整合点餐和社交功能,同时兼顾自身收银系统和供应链; 尤其是接入支付宝生活号后,她不再需要考虑通过做活动或者传统营销,只要参加平台发起的各种活动,发布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就可以在支付宝上找到符合条件的客户。同意她的咖啡理念。 这极大地解放了她,让她可以将时间花在商店运营和营销上。 有了巨大的精力,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提高咖啡产品的质量并不断推出新产品。
主营咖啡外卖的天猫咖啡并没有选择价格战来解渴。 而是在支付宝和外卖平台上找到了出路。 开通了自己的生活账户、小程序和外卖平台后,刚刚起步的达美很快“茫然”接到了第一笔订单。
没有操作门槛。 达美要做的就是通过在生活号上不断发布咖啡店相关内容来获取客户并在线上促进销售。 同时,可以在商户后台为其门店提供优惠券,利用会员卡产品吸引顾客。 客户成为线上会员,完成初始私域积累。 然后将同样的活动复制到外卖平台上,最大程度地拓展你的销售渠道。 通过不断审查您的销售情况并调整您的营销策略,订单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借助数字化营销策略,成都的咖啡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内卷化”,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实现了“进化”。
据《2021年成都高新咖啡消费报告》显示,去年成都人均咖啡客单价接近60元,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成都的咖啡故事
刚刚开始
尽管成都已经拥有6000多家咖啡店,但在业内人士和专业机构眼中,成都的咖啡市场远未达到“饱和”。
一方面,成都拥有充足的人口基础。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常住人口2093万,正式进入“2000万人口俱乐部”。 近10年人口增幅居全国第三位。 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达2119.2万人。 成都这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为咖啡店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成都的咖啡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成都市餐饮行业协会咖啡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的咖啡订单和销量将保持年均200%以上的增速。这意味着,虽然成都人都感觉咖啡越来越多其周边饮酒者,整体基数仍较小,大量需求等待激发,市场增长空间依然巨大。
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借助支付宝生活号、小红书、大众点评等渠道,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机会与咖啡进行“亲密接触”:也许是因为达人分享的一家美丽的街角咖啡馆,也可能是一段短暂的时光。视频 视频中酷炫的咖啡师,可能是一篇关于咖啡的科普文章,也可能只是无意中收到了支付宝的优惠券……这就是多少人爱上咖啡的原因。
随着越来越多有特色的咖啡店开业,咖啡师纷纷来到成都追逐梦想。 成都的咖啡故事才刚刚开始。
成都日报金观报
记者 王欣
王斌编辑
校对李怀英
评论饶株洲
制片人 杨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